我嘗試尋找“腦霧”所對應的臨床詞匯,讓自己聽起來更專業。但是谷歌卻弄不清楚“臨床詞匯”指的是什么東西。你應該知道我的意思,就好像你連鼻子面前發生的事都不理解。就像一場沒有夢的白日夢。一切暫時變得模糊,腦袋的記憶體只將你所需要的資料一片一片地轉儲下來。比如說,我那天打電話給醫生要問腦霧的事的時候,我一瞬間就忘了自己的電話號碼。我很快地復原了,但是當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時候,心里會很恐慌、泄氣。我還沒長到會遇上這種事的年齡,但我還是遇上了,因為我的腦霧和年齡沒有任何關系。
躁郁癥可能會帶來的輕度認知障礙,這就是所有以上癥狀統稱的臨床詞匯,而不單單只是發呆而已。大多數人想起躁郁癥狀的時候,只專注于其起伏的情緒、狂躁的冒險、焦慮、憂郁。這些都是主要的癥狀,絕大多數的患者身上都會出現。而認知障礙卻往往和失智癥和阿斯海默病有關聯。側面說明一下,一個人可以在不患阿斯海默病的情況下患上失智癥,但失智癥是阿斯海默病的主要標準。您或許認識、或至少曾遇見有某種程度的認知障礙的人,因為在美國有1600萬人患有認知障礙。癥狀的嚴重程度不一,尤其取決于其病因。62%的病例患上阿斯海默病,屬最常見的病因。但是如果你看看最罕見的病因,百分比為區區的3%。我們就在這個組別里頭——“其他”。但是,約40至60%的躁郁癥病患的癥狀中包括了認知障礙,所以將之討論,非常重要。
我已經大概形容了輕度認知障礙的感覺,但現在要談的是實際的癥狀。這些癥狀可稱為“陰性癥狀”。陰性不是“壞”的意思,而是“缺乏”的意思。許多認知障礙的癥狀屬于陰性,故稱為“障礙”。言歸正傳,下列就是認知障礙的特征:
·記憶衰減;
·注意力減退;
·思維速度變緩;
·決策能力下降;
·抑制力薄弱。
有幾種記憶會被影響:事實回憶,比如說,記電話號碼時發呆,或者忘了某人的名字、約會、甚至你因為怕忘記約會而寫了在哪里;情境記憶,例如你上次生日發生了什么事;視覺記憶,例如你在應該熟悉的地方迷路了。忘記你的車停在哪里也可以算是空間或視覺記憶,但這或許太常見,不足以算為輕度認知障礙。
缺乏注意力,顧名思義。多任務處理根本不是選擇。反正大腦又不太會多任務處理,但我們談的不是這個。注意是來回轉換的,要專注于和別人說話、工作或讀書,或許會很難。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看書時長時間瞪著同一頁,卻一字一句也讀不進去。就是這樣的。我之前已經說過躁郁癥經歷焦慮時無法專注,但這個是一種不同的缺乏注意力,或許會同樣地泄氣,尤其是思維速度緩慢的時候。
決策能力和抑制力缺乏的影響會累積。有至少兩種情況。決策本身已經會令人難以負擔,若抑制力也減弱,兩者可能會造成混亂,例如,決定不吃藥的時候。
像許多事物一樣,這一切當中有好消息和壞消息。
·好消息:癥狀通常輕微,時間久了,程度不見得一定會增加。
·壞消息:個人的癥狀程度可能會變化,而且就算沒有其他躁郁癥癥狀,他的癥狀也會繼續存在(即正常情緒狀態)。
·好消息:可以利用藥物治療。
·壞消息:這也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或戒斷癥狀。
和醫生和治療師討論,以確保癥狀盡量受到控制,非常重要。這可能意味著嘗試另一種類的藥物,過程可能會持久艱辛。這也繼續讓人感到挫敗,但是總會有好轉的機會。只要繼續嘗試,別忘了,您不是孤獨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