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杜先生身患多年的心臟病卻不自知,結果病情一再拖延,引發其他器官病變,最終發展到平躺時都會嚴重氣喘,只能坐著睡覺。日前經過手術,他脫離了危險。
多年來,他經常在勞作時出現氣喘、體力不支等現象。但他一直沒在意,認為只是勞累所致,休息一下就好了。兩年前,他開始出現氣喘加劇、腹脹、食欲不振等現象,以為自己得了肺病或胃病,于是去醫院的呼吸科和消化科就診,但一直沒有好轉。
上個月,他的病情加重,走幾步就氣喘得厲害,最后一躺下來就會氣喘。半個多月來,他每天只能坐著睡覺,并且開始全身浮腫。于是,來到中國醫大就診。入院后,他被確診為患風濕性心臟病。
醫大一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齊國先教授告訴記者,杜先生的心臟瓣膜很早就發生了病變。入院時,他的心功能只有Ⅳ級,生命垂危。近日,醫院為他實施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目前,他已脫離危險,逐漸康復。
據了解,一些心臟病的初期癥狀只是運動時會氣喘、體力下降、容易疲勞等,有的甚至沒有明顯癥狀,不易引起重視。所以不少人身患多年心臟病卻不自知。加之心臟指揮著全身的血液循環,一旦其發病,會引發眾多其他器官病變。因此,不少心臟病患者容易被誤診為其他器官的疾病,導致病情被延誤,最終危及生命。
心臟病造成一定程度的血液循環障礙,接著引發肺淤血、肝淤血、腹腔積水、胸腔積水、腎過濾功能下降等癥狀,讓患者誤以為是肺、胃、腎等器官出了毛病。
齊教授建議大家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在常規體檢中,醫生能通過聽診器發現心臟是否有雜音,從而及時發現心臟病。
(責任編輯: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