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只是專家觀點,并非官方意見”;就業禁強檢乙肝病毒已有規定
本報訊 (記者吳鵬)有媒體昨日報道,有專家稱,衛生部擬出臺政策,要求各體檢中心把常規體檢表中的乙肝檢測項目全部取消。
對此,衛生部辦公廳主任鄧海華昨日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采訪時說,衛生部是否收到了相關專家的這項政策建議,還有待查實,“這只是專家的觀點,并不代表政府的官方意見。”鄧海華表示,如果衛生部將就此出臺相關政策,將像以往一樣,有一個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的過程。
昨日,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強,也對本報記者表示,就業不得強檢乙肝病毒已有規定,而常規體檢表“待選”菜單中取消乙肝“兩對半”檢查,只是專家在討論。
他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已下發《關于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業權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已有類似規定。
這份發布于2007年的《意見》規定,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衛生部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乙肝擴散的工作外,用人單位不得以勞動者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理由拒絕招用或者辭退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對于媒體報道的常規體檢表(含入學、入托、就業、健康證申領等)的待選“菜單”中,將統統取消乙肝“兩對半”這個項目,崔富強說,專家們確有討論,但是并未確定是否要上報衛生部。
■ 新聞背景
乙肝病毒攜帶者求學就業受限
我國近年來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增長較快,慢性乙肝患者已達3000多萬人,而乙肝病毒攜帶者達人口總數的10%,總人數高達1億多人。
目前,社會上在很多環節,如求學、就業等,對乙肝病毒攜帶者設置了種種限制,這其實是因為很多人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兩個不同的概念混淆不清。乙肝患者具有傳染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普通人與乙肝病毒攜帶者日常接觸是不會被傳染的。因此,專家表示,公眾要消除歧視,給乙肝病毒攜帶者一個公平的工作和生活空間。
數據:
1億 我國乙肝患者約占總人口的10%,超過1億人
1/3 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將近三分之一是因不安全注射造成
40% 現階段人群里面估計有40%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是通過自己的母親傳染的
相關資料:乙肝的傳染途徑與預防措施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稱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經、乳汁及淚液等分泌物中。與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期時病人的上述體液及分泌物接觸后,HBV進入血液中即可傳染上乙型肝炎。
①母嬰垂直傳播:垂直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蔓延和高發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數為父嬰傳播者。母嬰傳播主要是通過產道感染或宮內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傳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輸給受血者,多數會發生輸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腎透析時也會感染HBV。
③醫源性傳播:被HBV污染的醫療器械(如手術刀、牙鉆、內窺鏡、腹腔鏡等)均可傳播HBV。
④家庭內密切接觸:主要指性接觸、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如同用一個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過破損粘膜進入密切接觸者的體內。
⑤公共場所、理發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傳染HBV。
(責任編輯: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