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胸透”是中小學生每年體檢的“例牌菜”。衛生部日前發布《放射診療管理規定》:從今年3月1日起,不得再將X射線胸透列入少年兒童常規體檢!廣州市很多兒科專家為此叫好:因為胸透確實可能引發孩子患癌、基因突變以及造血功能障礙!
兒科專家:孩子常做胸透患癌概率增大
“這個規定出臺得很及時。”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兒科主任封志純說,“兒童是輻射損傷的高危人群。”他說,胸透、X光、CT等放射性檢查會造成部分機體細胞受損,有輻射作用。如果兒童短時間內接受較多次數的X光照射,危害就會慢慢累積,造成身體細胞不可彌補的損害,而且將來誘發癌癥疾病的概率也將大大增加。
“放射線對人體多多少少都會有副作用的。”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健康管理體檢中心主任葛安平告訴記者,孩子是很敏感的,反復受放射線照射可能會引起白細胞降低、免疫力下降、造血功能障礙等等。
醫院行規:盡量避免讓孩子做放射檢查
“國家此舉肯定是權衡利弊制訂出來的。受過正規醫學教育的人都知道,兒童是輻射高危人群,做放射檢查要避開孩子早已是很多醫院體檢中心不成文的規定了!”廣醫一院體檢中心主任醫師陳萍說,由于兒童體檢有很多特殊要求,所以為少年兒童做體檢的醫生一般是兒科專家。
而珠江醫院兒科主任封志純則表示,醫學上對于孩子心臟及肺部的檢查,依靠醫生“視、聽、叩、觸”的物理檢查已經基本可以確定有沒有問題,這是因為孩子胸壁較薄,不像成年人脂肪、肌肉厚,所以診斷較方便,不需要高技術、高敏感度的放射檢查。“胸透只是輔助手段,只有當醫生對某些癥狀不好解釋、診斷指針發現問題時,才需用它進一步確診。”
然而,記者從廣州市其他醫院體檢中心處了解到,廣州市很多學校的中小學生還是得接受一年兩次的體檢,而體檢項目中依然逃不了胸透這一項。“我們早就意識到了胸透的危害,所以盡量避免孩子受影響。”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健康管理體檢中心主任葛安平說:“所以我們向學校提出,將胸透改為照胸片。”她說:“照一次胸透所受的輻射劑量等于照十次胸片,也等于做好幾次CT。”她說,常規體檢雖然可以強制取消胸透,但平時檢查還需家長把關。“有的孩子稍微咳嗽或摔了一下,父母就急得不得了,非要做胸透、照片子才放心,我們怎么勸他們也不信。”而陳萍也表示:“父母不應太依賴設備而不信任醫生,一點小事就讓孩子照片子的家長不在少數,如果真的心臟或肺部有毛病一般都會有癥狀出現的,照片子也不是百分百的可靠。”
專家釋疑:肺結核減少體檢胸透無必要
“為什么全國不少地方都在常規的體檢時讓中小學生做胸透呢?”面對記者的疑問,陳萍回答:“那是有歷史原因的,過去國家還沒普及嬰兒出生時接種卡介苗,所以大家都特別重視胸透。”她說,做胸透主要目的是檢查孩子有無先天性心臟病和肺結核,而隨著我國新生兒普及接種預防結核桿菌感染的卡介苗后,結核病發病率大大降低,而且它也不再是過去說的“不治之癥”,所以孩子常規體檢取消胸透是完全可以的。
相關新聞
孕婦做胸透可令胎兒致畸
據衛生部文件要求,孕婦也是重點保護的對象,衛生部明確要求受孕后8至15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盡量以胸部X射線攝影代替胸部熒光透視檢查。對育齡婦女腹部或骨盆進行核素顯像檢查或X射線檢查前,首先要問明是否已懷孕。
(責任編輯: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