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42天了、寶寶90天了、寶寶180天……在這些日子,你會抱著寶寶高高興興地去醫院接受健康檢查。媽媽們在那里總是很激動,相互問長問短,“我的寶寶有75cm了,你們多高?他長牙齒了嗎?他會走嗎?”她們把寶寶放上身高尺,抱她坐在小稱座上,帶著喜悅的神情看著一次一次往上長的數字。但是他們也有焦慮和困惑:我的寶寶還沒有出牙,這是不是正常的呢?我的寶寶有沒有缺鐵、缺鈣呢?下面,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份寶寶健康發育的完全手冊,根據這個,你可以自己給寶寶作一個評估。相信,寶寶的健康就是你和你全家的幸福。
體重、身長、頭圍被視為嬰兒發育的重要指標,也是嬰幼兒體檢時必不可少的內容。媽媽可以通過體重、身長和頭圍來大致判斷寶寶的情況。
體重:新出生的孩子的正常體重為2.5~4.0kg。生后頭3個月嬰兒體重增加最快,每月約增750~900g;頭6個月平均每月增600g左右;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重500g,1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體重的3倍。健康嬰兒的體重無論增長或減少均不應超過正常體重的10%,超過20%就是肥胖癥,低于平均指標15%以上,應考慮營養不良或其他原因,須盡早去醫院檢查。
身長:嬰兒在生后頭3個月身長每月平均長3~3.5cm,4~6個月每月平均長2cm,7~12個月每月平均長1~1.5cm。在1歲時約增加半個身長。小兒在1歲內生長最快,如喂養不當,耽誤了生長,就不容易趕上同齡兒了。
頭圍:1歲以內是一生中頭顱的發育最快的時期,測量頭圍的方法是用塑料軟尺從頭后部后腦勺突出的部位繞到前額眼眉上邊。小兒生后頭6個月頭圍增加6~10cm,1歲時共增加10~12cm。頭圍的增長,標志著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
體檢進行時
第1次體檢(出生后第42天)
此時,孩子體格發育有以下特點:
視力: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雙眼很容易追隨手電筒光單方向運動。
肢體:其小胳膊、小腿總是喜歡呈屈曲狀態,兩只小手握著拳。
微量元素:寶寶在6個月以內,每日需要鈣600mg,而他從母乳或奶粉中只能攝取到300mg左右的鈣。寶寶從出生后第15天就可以開始服用魚肝油和鈣片,易溶于水的鈣劑吸收效果較好,要注意選擇,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寶寶滿月后可以抱出去曬太陽,讓皮膚內的維生素D源轉變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生殖器:男嬰的睪丸應降入陰囊。
第2次體檢(寶寶4個月時)
動作發育:能支撐住自己的頭部,俯臥時,能把頭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扶立時兩腿能支撐身體。
視力:雙眼可追隨運動的筆桿,而且頭部亦隨之轉動。
聽力:聽到聲音時,會表現出注意傾聽的表情,人們跟他談話時會試圖轉向談話者。
口腔:此時孩子的唾液腺正在發育,經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血液:4個月的孩子從母體帶來的微量元素鐵已經消耗掉,如果日常食物不注意鐵的攝入,就容易出現貧血,要給孩子多吃蛋黃、豬肝湯、肝泥等含鐵豐富的食品。但不能服用鐵劑藥物。
微量元素:這時的孩子要繼續補鈣和維生素D,而且要添加新鮮菜汁、果泥等補充容易缺乏的維生素C。他們的食物有盡量少加鹽。
(責任編輯: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