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ble id="ntnt7"></table>

      <form id="ntnt7"></form>
      <var id="ntnt7"><mark id="ntnt7"><cite id="ntnt7"></cite></mark></var>
      <form id="ntnt7"></form>
          <wbr id="ntnt7"></wbr>

          <listing id="ntnt7"><small id="ntnt7"><var id="ntnt7"></var></small></listing>
          <bdo id="ntnt7"></bdo>
            <nav id="ntnt7"></nav>

            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當前位置: 中華健康網 > 急救指南 > 災難急救 >

            遇到火災怎么辦

            時間:2016-01-04 09:15:15 來源:搜狐網

              原標題:如遇火災,你知道怎么辦嗎?(組圖)

              你熟悉住所、辦公樓等周圍的消防設施嗎?你是否會定期檢查家用電器線路、燃氣管道?近日,本市公安消防部門委托市統計局信息咨詢服務中心,以計算機隨機分配電話號碼結合本市16個區縣城鄉居民配額比例并關注各個不同年齡群體的電話調查方式,對市民的消防安全常識知曉率進行調查。昨天,市公安消防總隊公布了“2014年天津市國民消防安全常識知曉率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本市國民消防安全常識知曉率得分66.80分,公眾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得分為55.35分,公眾火場自救逃生知識技能得分為74.43分。

              

            遇到火災怎么辦

              據了解,此次問卷調查,包括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和火場自救逃生知識技能兩項主要內容。

              眾所周知,當火災發生后,逃生是第一要務。但是此次調查結果在這方面卻顯得令人擔憂:公眾對人員密集場所安全出口的關注度只有38.5%,也就是說超六成的人沒有關注逃生出口。而“一半以上的被訪者沒有對家用電氣線路、燃氣管道、灶具等進行經常檢查”。

              對逃生滅火設施關注度偏低

              調查報告顯示,當問及“如果身處人員密集場所,如商場、購物中心、集貿市場、飯店、賓館等地,是否關注過安全出口的位置”時,有44.35%的人表示有時關注,有17.15%的被訪者稱沒有想過此問題,而公眾對人員密集場所安全出口的關注度只有38.5%,關注度明顯偏低。

              當被問到“是否知道您家屬院或辦公樓等周圍的消防設施”時,有25.15%的被訪者表示不知道或沒有留意過。其中,城市居民的知曉率為61%,而30.75%的農村居民表示“周圍沒有消防設施”。對此,市公安消防總隊防火處負責人表示,根據消防部門對今年全國發生的人員密集場所火災統計顯示,在火災中,不會逃生和逃生不當是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約占火災死亡人數的八成以上。為此,消防部門建議市民要增強消防疏散指示標志和緊急出口標志的知曉度,這樣一旦發生火災可明確判斷逃生方向并快速逃離火場。此外,市民還應對工作、居住場所的疏散通道進行行走體驗,了解所在場所消防安全環境;對公共場所、賓館飯店疏散通道開展行走體驗,找到通道位置,熟悉逃生路線,一旦發生火災可在最短時間逃至安全地帶。

              被訪者多不會使用滅火器

              調查數據顯示,在“是否了解滅火器的功能及掌握其使用方法”方面,男性被訪者和女性被訪者為53.19分和23.48分,相差近30分。另外,本市農村居民火場自救逃生知識技能得分為72.35分,比城市僅低了3.47分,城鄉差異微乎其微。而占87.30%的被訪者能在撥打火警電話時,向消防部門提供正確的基本信息,其中城市和農村占比分別為:90.00%和83.25%。

              市消防總隊負責人介紹說,正確使用滅火器有四字口訣:“拔、握、瞄、掃”:用手握住滅火器的提把,平穩、快捷地提往火場。在距離燃燒物5米左右地方,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開啟壓把,另一手握住噴射喇叭筒,噴嘴對準火源。噴射時,應采取由近而遠、由外而里的方法。還要注意在滅火時,人要站在上風處;不要將滅火器的蓋與底朝向人體,防止蓋、底彈出傷人;不要與水同時噴射在一起,以免影響滅火效果;持噴筒的手應握在膠質噴管處,防止凍傷。

              一半被訪者無檢查電器習慣

              當被問到“是否對家里電器線路、燃氣管道、灶具經常進行檢查”時,只有46%的被訪者表示經常檢查,而回答偶爾檢查或從來就沒檢查過的被訪者比例超過一半。

              家住河西區天塔街氣象南里2號樓高層的消防志愿者孟連生曾對該樓的96戶居民使用燃氣的情況進行排查。孟連生說:“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當我逐戶走進居民家中排查燃氣立管和灶具之間連接的軟管使用情況時,竟發現有三四成居民家中正在使用的燃氣軟管有老化、出現裂紋或使用不安全固定螺母等隱患,而主人對這些潛在的"定時炸彈"全然不知!睂Υ,市公安消防總隊防火處負責人提醒市民,燃氣灶具要定期檢查,不要私裝亂改;連接灶具的膠管卡口如銹蝕或松動會導致膠管掉落漏氣,膠管使用時間太長,容易硬化開裂造成燃氣泄漏。一般情況下,膠管使用兩年就要更換。

              調查數據顯示,被訪者在回答“家庭發生煤氣泄漏時,可采取哪些措施”時,持正確回答關閉煤氣閥門的被訪者為55.20%,而選擇“打開門窗通氣”和“禁止使用打火機等明火物品”的分別占62.45%和17.1%,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1.35%的被訪者不知道煤氣泄漏時應如何應對。而絕大部分被訪者能夠在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時處理得當,其中88.20%的被訪者表示應首先切斷電源。

              老年人對防火逃生存盲區

              調查發現,本市高層居民樓居民逃生安全意識較高。當問到“身處高層,如所有的逃生路線被大火封鎖”時,81.6%的被訪者表示可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但也有5.3%的被訪者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該怎么辦,更有6.45%的被訪者表示要沖進火海去滅火、去報警和尋找逃生路線或干脆選擇跳樓逃生。

              當問到遇到火災時是否可以乘坐電梯,有94.7%的被訪者表示不可以,而分別有1.15%和4.15%則表示可以和不知道。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56歲及以上年齡段的被訪者中分別有3.47%和14.29%的人表示,當自己遇到火災時可以乘坐電梯或者不知道該怎么辦,老年人在此方面的安全意識稍顯不足。

              市消防總隊防火處負責人說,就本市公布的亡人火災事故統計表明,火災造成的死者里年齡較大的老人居多,這是因為老年人消防安全意識相對較低,對消防安全常識不了解,而且老年人對火光、煙氣、聲響、氣味等火災前兆不敏感,對火災的警覺意識明顯滯后于年輕人。因此,老年特殊群體的消防安全更應得到關注。

              青少年消防安全意識不高

              調查結果顯示,天津市國民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得分55.35分。本市農村居民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得分為43.88分,僅比城市居民低不足3分。其中,農村居民“對家用電器線路、燃氣管道、灶具等的檢查習慣”和“人員密集場所安全出口關注度”兩方面比城市居民略高。通過年齡段分析,本市17歲及以下被訪者消防安全常識知曉率得分較其他年齡段分值較低,只有51.54分。

              記者連續兩天分別在濱湖小學、第四十三中學、南開中學的學生放學時段,對17歲以下的青少年調查發現,幾乎一半的被訪者不知道96119火災隱患舉報投訴電話,幾乎九成多的被訪青少年表示對家里正在使用的電器線路、燃氣管道、灶具檢查只是偶爾檢查或根本從來沒檢查過,而幾乎所有的被訪青少年認為這些消防安全的事情都應該是家長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參加培訓者 僅四分之一

              調查還發現,針對是否參加過較正規的火災自救培訓或逃生演習這一問題,僅有25.1%的被訪者表示參加過。在被問到目前希望學到哪方面的消防安全知識時,54.5%被訪者表示希望學習到各種消防知識:其中對“火災發生后如何自救、逃生”提及率最高,占22.5%。被訪者還表示,新聞媒體是目前得到消防安全知識最主要的渠道,同時還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訪者提及是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獲得的消防知識。

              市消防總隊防火處負責人表示,通過本次調查,公安消防部門發現被訪者存在消防安全防范意識淡漠、火場逃生技能匱乏等現象,因此如何進行消防安全常識普及,不留死角和盲區,以及通過全社會的力量完善涉及各個層次的消防教育培訓體系是當前本市公安消防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圖為消防安全人員分別在校園、社區、醫院、工地等處組織消防逃生演練,并介紹滅火器使用方法。

            (責任編輯:)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体验站,我在公交车被,国产AV三区在线

            1. <table id="ntnt7"></table>

              <form id="ntnt7"></form>
              <var id="ntnt7"><mark id="ntnt7"><cite id="ntnt7"></cite></mark></var>
              <form id="ntnt7"></form>
                  <wbr id="ntnt7"></wbr>

                  <listing id="ntnt7"><small id="ntnt7"><var id="ntnt7"></var></small></listing>
                  <bdo id="ntnt7"></bdo>
                    <nav id="ntnt7"></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