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醫者父母心,周人之急,扶人之危,濟人之困,救人于危難之間!”古有良醫懸壺濟世,今有白衣天使堅守醫者仁心,他秉承著對生命的敬畏和虔誠,堅定對醫學的熱忱和進取,始終保持對醫學的敬畏之心,堅守臨床一線30余載,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為眾多癲癇患者帶去康復的希望,他就是重慶惠民癲康醫院的權威癲癇專家任英杰教授。
幼年耳濡目染 堅定從醫之路
任英杰教授的醫者之夢始于耳濡目染。
1962年,任英杰教授出生于河南的一個小山村里,雖出身普通,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疑是每個父母對孩子殷切的期盼,任英杰教授從小就聰慧機敏,格外惹人喜愛。
由于父母工作忙碌,任英杰教授從小就和祖父一起生活,祖父是一位遠近聞名的老醫生,兢兢業業從醫46年,在祖父的耳濡目染之下,任英杰教授從小就對神經外科感興趣,在他眼中,醫生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神秘的氣息,長大后成為一名醫生,成了他夢寐以求的夙愿。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在1981年,任英杰教授如愿考入了河南新鄉醫學院,成為了一名神經外科的醫學生。當真正跨入醫學行列,任英杰教授發現醫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沒有十數年的知識和經驗的積淀,也稱不上一位良醫,但是任英杰教授永不言棄,得益于自己的勤奮努力,任英杰教授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老師都對其贊賞有加,畢業之后,任英杰教授就踏上了心向往之的醫者長路。
奮戰臨床一線 重任扛在雙肩
懷著對醫學的崇敬與熱愛之情,任英杰教授進入了神經內科臨床實踐,一步步朝自己的理想邁進。在書本中尋求答案,在實踐中尋找問題,是任英杰教授一直堅持的信念。
一天傍晚,一位4歲的小孩子不慎從高處墜下,意識障礙,伴有失語,病情十分危急,在仔細檢查患者的病情后,任英杰憑著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爭分奪秒進行搶救,給予患者精準的治療措施,使該患者順利康復。出院時,患者及家屬難以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送上“醫德醫術賽華佗 心熱似火如家人”的錦旗。
一次,一位患者因使用“祖傳偏方”引發高熱、昏迷、抽搐,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診斷為復雜部分性發作,任英杰教授作為主治醫生,絲毫不敢松懈,密切觀察患者病情,不斷調整治療方案,經過半個月多月與癲癇的艱苦斗爭,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出院時抱著任英杰主任道謝,難掩激動,數度哽咽。
…… ……
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每逢專家門診,為了照顧千里迢迢慕名來診的外地患者,任英杰教授不惜犧牲午餐時間放棄休息時間堅持門診,還總是推遲下班的時間。一旦工作需要,任英杰教授總是隨叫隨到,或是秋風蕭瑟的凌晨,或是嚴寒刺骨的深夜,或是大雨傾盆的夜晚,或是烈日當頭的正午,只要接到科室的緊急電話,便立即奔赴病房參與救治。
堅守醫者初心 不負白衣榮光
歲月憔悴了面容,也見證了他的成長。數年來,任英杰教授兢兢業業,多次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進修學習,一邊從事臨床診療,一邊不忘實踐,積累經驗,把自己的所見、所感、所得撰寫成手稿,曾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2014年10月,第八屆世界自然醫學學術大會暨國際癲癇病臨床研究新進展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任英杰教授受邀參加,與此同時,來自世界各國的數百位醫療專家、教授、學者、癲癇診療一線醫護人員,就神經內科領域基礎知識及臨床診治新進展進行專題講座,分享其理論研究、臨床經驗、科研成果等,任英杰教授作為與會專家受益良多。
2017年,任英杰教授作為特聘專家受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 CAAE 國際癲癇高峰會,在會上與多位國際知名的癲癇專家交流學習,也作為醫院的專家代表上臺進行發言,一時之間風頭無兩。雖然任英杰教授對此次與會倍感榮幸,但是也沒有因此自傲、得意忘形,而是下定決心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反饋給基層的癲癇患者,拯救他們被癲癇折磨的痛苦命運。
從默默無聞的實習醫生,到國內知名的癲癇專家,任英杰教授一路上不忘初心,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換來了病人的愛戴和信任,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身為醫者的使命與擔當。
銘記從醫初心 矢志醫學事業
從醫30余載,任英杰教授從來沒有改變自己的赤子情懷。對待工作,任英杰教授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對待患者,他關心體貼、呵護備至;對待同事,他樂于分享、親切隨和。無數次的夜燈下、走廊里、病房中,都可以看到他為患者忙碌的身影,每次查房,他始終和患者面對面交流,仔細聆聽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需求,為患者帶來溫暖、希望和力量。
回顧自己數十年的癲癇病奮斗史,任英杰教授說:“即使這么多年過去,我從來沒有一刻后悔當初的選擇,相反,我感到很慶幸,正是由于我當初的堅持,才能讓更多的癲癇患者重獲健康。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過硬的臨床技能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向前,心無畏懼,才能無愧于心!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多年來,懷著對國家和社會的感恩之情,任英杰教授還抽出時間堅持做公益,科普癲癇知識、愛心義診、醫療交流……跨越上千多公里,切實用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弘揚正能量,努力提升當地的醫療技術和健康教育能力,爭取實現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理念。
古人云:“得志則為良相,不得志則為良醫”!搬t”路漫漫,任英杰教授從未停下前行的腳步,他用實際行動與使命擔當詮釋著醫者的崇高醫德和人生價值,一次次為患者打開希望之門,在無數患者救治的道路上譜寫了動人的醫患之歌,彰顯著仁醫風范!
(責任編輯:華康)